安全提醒:关于谨防以中国驻法国使领馆名义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的领事提醒
为避免中国公民尤其是中国留学生落入不法分子编织的电信网络诈骗陷阱,现将其骗术梳理如下,供大家引以为戒:
一是通过改号软件将来电显示模拟成中国驻法国使领馆领保或咨询电话,自称使领馆“某某参赞”或“某某主任”,继而以当事人需到馆面谈、领取公文、国内涉案等名义诱导当事人到使领馆官网核实电话真伪(不法分子可通过技术手段将来电显示篡改为任何电话号码)和人员信息。
二是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电话中直接报出当事人姓名和证件号码,向当事人“普及”所谓电信网络诈骗知识或有关法律常识,打造所谓“公职人员”人设。
三是以当事人“涉案”为由,将电话转接国内“办案单位”,要求下载指定社交软件或屏幕共享软件“配合调查”或定期进行“安全汇报”,展示伪造的“搜查令”“拘捕令”“警官证”等材料和办公场所,并以“注销护照”“吊销签证”“强制执行”等为由威逼利诱。
四是以案件“高度涉密”为由,要求当事人切断与家属联系,卸载微博、小红书等APP,并退出微信群聊,对当事人进行社会隔离。
五是以缴纳“保释金”或确保“资金安全”为由,诱导当事人将资金转移至“安全账户”或配合不法分子进行“虚拟绑架”骗取家人“赎金”,资金到账后被迅速转移,不法分子也销声匿迹。
鉴于上述,中国驻法国使领馆谨再次提醒旅法中国同胞,中国驻外使领馆和国内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通知您“涉案”,更不会通过社交软件“办案”;不会将电话转接至“公安局”“检察院”或“国际刑警中心”;不会以“案件涉密”为由要求您切断与家人联系;不会索要您的银行账户信息或要求您缴纳“保释金”或将资金转移至“安全账户”。网络空间身份甄别存在难度,耳听、眼见不一定为实,来电显示不等于真实号码。如遇以上情形,请直接挂断电话,勿紧张、勿轻信、勿转账。
如出现个人信息泄漏,请立即切断与不法分子联系。如已汇款,请尽快联系银行冻结资金。如已造成损失,请同时向法国警方和国内公安机关(可拨打110或96110转反诈骗中心)报案。
法国报警电话:17
法国反诈骗热线:0805805817
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热线:+86-10-12308或+86-10-65612308
中国驻法国大使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33-153758840
安全提醒:关于来法中国游客机场高速遭遇抢劫的领事提醒
近日,我馆接到数起来法中国游客在戴高乐机场至巴黎市区高速公路上遭遇抢劫的报告,不法分子一般驾驶摩托车尾随目标车辆,待路况拥堵时伺机暴力砸窗抢夺行李。
鉴此,中国驻法国使领馆提醒来法中国公民保管好自己的行李,尤其是身份证件和贵重物品,寻找可靠的接送机司机或旅行社;尽量不穿戴名牌服装、首饰、手表等,防止成为不法分子“目标”;商店购物时安排专人看管行李,购物后就近上车,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酒店退房时留意周围是否有可疑人员,将行李置于双手可控、视野可及的范围内,团队尽量结伴而行并相互提醒。
如您不幸遭遇抢劫或盗窃,请在优先确保自身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尽快向法国警方报案(正式立案需前往警局办理相关手续),保留立案回执,并及时联系银行、运营商等办理银行卡、手机SIM卡等挂失手续。如丢失护照,请通过中国领事APP向就近的使领馆申请旅行证。
法国报警电话:17
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热线(24小时):+86-10-12308或+86-10-65612308
中国驻法国大使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33-153758840
安全提醒:提醒在英中国公民注意防范冒用使领馆名义的诈骗活动
近日,有中国公民反映遭遇不法分子冒用使馆名义实施诈骗。主要套路如下:一是诈骗分子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发布招聘信息,与当事人私下交谈时透露“使馆工作人员”身份,并要求当事人提供身份信息用于“背景调查”,随后通过要求当事人协助购车、购房等实施诈骗。二是诈骗分子伪造使领馆官方电话号码联系当事人,以“护照过期”“涉及跨国犯罪案件”或“有重要文件未领取”等为由,将电话转接至“国内公安机关”,诱导其向所谓“安全账户”缴纳“保证金”或“罚款”,并威胁当事人如不配合将面临严重后果。
中国驻英国使领馆再次提醒在英中国公民,对冒用使领馆名义实施诈骗的行为提高警惕,加强防范。请牢记,我使领馆不会通过非官方渠道发布信息,不会通过电话、邮件等要求转账,更不会将电话转接至国内单位。如接到可疑来电,可联系使领馆进行核实,或报警求助。
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热线:+86-10-12308或+86-10-65612308
中国驻英国大使馆电话:+44-20-72998439(领事保护)、+44-20-72998438(证件咨询)
安全提醒:驻匈牙利使馆提醒中国留学生开学季注意事项
目前匈牙利各高校陆续开学,驻匈使馆提醒中国留学生树牢安全意识,防范各类风险,平安、顺利度过留学生活。
一、做好行前准备通过中国领事服务网、“领事直通车”新媒体平台及我馆发布的领事提醒,提前了解匈政治形势、社会治安、法律法规、气候环境、文化风俗、流行疫病等信息及匈入境要求。确保护照、签证、录取通知书等证照、函件信息准确、有效,同时随身携带复印件或拍照留存。特别注意关于禁止、限制携带物品、药品、现金等事项规定。
二、谨防各类诈骗建议查阅外交部“领事直通车”新媒体平台发布的《海外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手册》、《出国安全小锦囊》和《海外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系列视频及我馆近期发布的关于谨防电信诈骗的领事提醒,时刻警惕不法分子通过电话、短信、邮件、社交媒体等渠道,假冒使领馆、国内公检法机关、银行、快递公司等工作人员,或以“中奖”“代缴学费”“优惠换汇”“高薪兼职”等为幌子施诈。如遇诈骗,注意留存证据,及时报警或拨打我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求助,并联系转账银行止付止损。
三、警惕租房陷阱务必通过正规平台查找房源,明确房屋性质、房东信息、中介资质、佣金等信息。签约前实地查看房屋情况,仔细阅读、充分理解合同条款,特别是有关押金返还、维修费用、退租续租以及违约处理等内容,切勿轻信口头承诺,必要时咨询法律人士。
四、保持通信通联来匈途中及时向亲友汇报最新动态,抵匈后及时提供个人当地电话、住址、紧急联系人等信息,同时将国内亲友联系方式等告知当地学校、老师、友人等。定期与亲友保持联系,注意及时查看并回复亲友通讯信息。如需离开日常活动区域,应事先告知亲友出行规划。
五、注意身心健康积极适应留学生活,遵守匈法律法规、风俗习惯和学校规章制度,主动融入校园和当地社区生活,用好学校为国际学生提供的服务资源,积极参加全匈及各高校学联活动。正确看待并及时纾解学业、情感等方面压力,与老师、同学、亲友等加强沟通交流。主动获取身心健康相关知识,如遇身体不适或出现焦虑、抑郁等情况,请及时告知亲友并就医。
六、提高安全意识关注匈治安状况和安全动态,掌握自然灾害防范和逃生知识,妥善保管贵重物品,在公共场所不显财露富,谨慎前往人烟稀少、环境恶劣或通讯条件不佳地区,夜间避免单独出行。如遇紧急情况,务必保持冷静,在确保自身安全前提下及时报警并联系驻匈使馆寻求协助。如遇他人歧视、仇恨或挑衅言行,请尽快报警,合法维权,并向学校反映情况,切勿采取肢体冲突、言语攻击等过激手段。
七、留意求助电话匈当地报警电话:107,急救电话:104,紧急求助电话:112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热线(24小时):+86-10-12308+86-10-59913991驻匈使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36-30-6925414
安全提醒:提醒在荷中国公民远离毒品
近期,个别旅荷中国公民在当地“大麻店”(Coffeeshop)购买吸食“大麻蛋糕”“迷幻蘑菇”等软性毒品,导致精神恍惚、行为失控,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伤害和恐慌。
中国驻荷兰使馆在此郑重提醒广大在荷中国公民:
虽然荷兰对软性毒品采取“宽容政策”,但购买、持有、吸食或出售相关毒品仍受荷法律严格管控。超量持有、私下交易或在公共场所吸食毒品均属违法行为,可导致罚款、拘留甚至刑事处罚。荷全境的“大麻店”均禁止向未获荷合法居留的外国公民出售软性毒品,顾客进入“大麻店”前均须接受居留证件检查。另需特别注意的是,根据荷法律,个人种植大麻等软性毒品或将在荷购买的软性毒品带到他国也属于违法犯罪行为。
请广大旅荷中国公民珍爱生命、严格守法,切勿因一时好奇或侥幸心理触碰毒品红线。如遇紧急情况,应及时报警,必要时与中国驻荷兰使馆联系。
荷兰急救电话:112
荷兰报警电话:0900-8844或+31-343578844(从荷兰境外拨打)
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热线(24小时):+86-10-12308、+86-10-65612308
驻荷兰使馆领事保护协助电话:0682278165(仅限紧急情况)
安全提醒:驻日本大使馆提醒旅日中国公民注意预防流感等季节性传染病
2024年9月至2025年初,日本出现1999年以来最大规模流感疫情。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统计,期间累计感染人数超849万人,重症ICU患者超1200人。今年9月初已进入“流感季”,感染人数呈快速增长趋势。东京都政府公布数据显示感染人数较2024年同期大幅增加,冲绳县等地也发布了流感预警。驻日本大使馆提醒在日中国公民及访日游客注意预防流感等季节性传染病。
1.提高警惕,重在预防。关注日本各地流感等传染病形势,合理规划外出行程,避免前往传染病多发地区和人员密集场所。注意个人卫生,加强自我防护和应急准备,视情接种疫苗。
2.如有不适,及时就医。日本实行分级转诊制度,赴大医院就诊存在一定门槛。如病情轻微,可前往附近诊所就医;如病情严重,需由诊所医生开具介绍信转诊至大型综合医院。除急诊外,如无介绍信直接前往大医院将额外收取“选诊费”,部分医院甚至可能拒绝接待。您可登录日本政府观光局的网站搜索合适的医疗机构:https://www.jnto.go.jp/emergency/chs/mi_guide.html 情况危急时,可拨打日本急救电话119联系救护车。
3.购买保险,加强保障。针对没有加入日本医保的外国患者,部分医院按日本国民自费价格的2-3倍收取医疗费。建议行前购买覆盖国际医疗和意外事故的旅游保险,就医时妥善保留医疗收据和诊断证明,以便后续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
日本紧急求助电话:110(警察)、118(海上事故、海难)、119(消防、急救)
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热线(24小时):
+86-10-12308,+86-10-65612308
安全提醒:“签证要被取消,我会被遣返回国!”——留学生小明被骗60万元案例及警示
近日,一名在日留学生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跨国调查”。自称“日本出入国管理局”“中国公安”的电话、带姓名的“拘捕令”、每天的行踪报备——看似官方,实则骗局。请务必读完这则真实案例,提高警惕,远离此类陷阱。
【案件经过】
今年4月底,留学生小明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日本出入国管理局工作人员”,称“中国公安机关联系不上你”,并将电话直接转接到所谓的“上海浦东警方”。
电话那头,“警官”语气严厉地说:“有人在出入境时使用了你名下的银行卡,涉嫌洗钱。你被列入通缉名单,警方已对你签发刑事拘捕令。如果拒不配合调查,入管局可能会取消你的在留资格并将你遣返回国。”随后,对方要求小明下载名为“Teams”的软件,称要通过该平台进行远程核查。小明按要求下载后,对方展示了一张带公章的刑事拘捕令截图,上面清楚显示小明的姓名、身份证号和照片,看起来非常官方。
小明一向自认理性,从不贪图小便宜,觉得自己不可能被骗。他认为自己又没做坏事,只要把情况说清楚就没事,因此一开始并未太过慌张,一直辩解自己未参与任何非法活动。
然而,对方态度严厉,不断施压:“你知道被遣返回国会有什么后果吗?一旦回国,你将被立即带到拘留所接受39天的调查。即使最终证明你与案件无关,也会在档案上留下记录,今后升学、求职都会受影响。”“我个人是相信你的,但目前人证、物证、事证都指向你。”
听到这些,小明开始动摇,担心自己真的会被遣返。“警官”随即表示:“如果你的卡确实被冒用,可以暂缓遣返回国,但你需要自证清白。先缴纳30万元‘取保候审金’。”为了证明自己“清白”,又听信对方承诺洗清嫌疑后可退还保证金,小明将自己之前工作的收入30万元人民币汇入对方指定的“安全账户”,并每日向对方汇报行踪、时间和位置,这一过程持续了两个多月。
不久,“警方”再次联系:“案件一审未通过,其中一名受害老人不幸去世,家属不同意仅以30万元取保。若想继续取保,需要再补交30万元。”小明心生恐慌,担心被遣返,又不敢告诉父母,最终咬牙通过网贷筹得30万元,再次转入对方指定账户。
直至9月底,小明偶然浏览到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官微的防诈骗提醒,发现内容与自己的经历高度相似,这才联系使馆确认,发现自己早已被骗。
【警示提醒】
1.警惕自称“入管局”“公检法机关”类来电
日本入管部门不会电话通知你银行卡被冒用、涉嫌违法或可能被遣返,也不会将电话直接转接到中国警方。国内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微信、QQ、Signal或Teams等发送通缉令、刑事拘捕令,也不会要求远程转账或使用“安全账户”。此类电话一律是诈骗!
2.遇到可疑电话要冷静
接到陌生电话如心存疑虑,应果断切断联系,切勿直接回拨陌生来电,谨防诈骗分子通过技术手段设置虚拟号码。切记第一时间保持冷静,不惧恐吓、不转账、不提供个人信息!如需要,可拨打日本入管局或中国驻日使领馆官方公开电话核实。
3.提醒身边同学,及时应对
请转发此案例,让更多留学生提高警惕,远离电信诈骗。若不幸被骗,应立即联系当地警方,并通知银行止付、冻结账户。必要时,国内家属可向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报警(拨打当地110即可,全国各地省市两级公安机关均已建立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
日本紧急求助电话:110(警察)、119(消防、急救)、118(海上事故、海难)
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热线(24小时):
+86-10-12308、+86-10-65612308
安全提醒:平安留学系列讲堂
近日,韩国高校陆续开学,在韩中国留学人员较去年出现小幅增长,总数达到7.6万人。为确保广大留学人员在韩学习生活安全,我馆特整理有关注意事项,提醒如下:
1.合法换汇。韩《外汇管理法》规定需通过银行或正规换钱所合法换汇,开学季是换汇高峰期,不要贪图高汇率和省事而私下换汇,避免造成财产损失或成为不法分子实施金融诈骗和非法洗钱的工具。
2.防范电信诈骗。谨防假冒使领馆、公检法、出入境、银行等电信诈骗,注意保护个人银行卡、账户等信息,不轻信“保密协议、转账”等要求,如接到电诈电话立即挂断,第一时间核实并报警。
3.合法兼职打工。根据韩国出入境管理规定,留学生兼职应选择正规营业场所,从事符合留学生身份的行业,按规定办理打工证并遵守相关时间限制要求,避免因“跑腿”“送包裹”等卷入电信诈骗。
4.依法拍照拍摄。不要在公共场所拍摄陌生人并上传至互联网,谨慎使用无人机及使用无人机拍摄。韩国法律禁止对军事基地和军事设施拍照拍摄,已有多名中国留学生因此受到法律追究,望切实引以为戒。
5.确保在韩签证有效。及时确认本人签证类型及有效期,如需更新或延期,提前与学校联系办理申请手续,避免因签证问题影响在韩学习。
6.定期与家人联系。儿行千里母担忧,与家人保持联系通畅,及时查看并回复家人讯息,避免“失联”。在学校遇困难多与同学、老师交流,寻求帮助。主动把学校、住所、在韩好友联系方式等必要信息告知国内亲友,以备不时之需。
如遇紧急情况,请拨打以下应急电话求助。
犯罪报警112
火灾、事故和救援119
食品、药品投诉、应急医疗服务1339
出入境咨询服务1345
安全新闻:教育部发布2025年第3号留学预警
近段时间以来,菲律宾针对中国公民的恶性案件持续多发,菲治安形势和留学环境不佳。教育部再次提醒近期拟赴菲留学人员进一步加强风险评估,切实增强防范意识,谨慎规划留学安排。
安全提醒:驻墨尔本总领馆再次郑重提醒领区中国公民重视旅游安全
近日,中国驻墨尔本总领馆领区维多利亚州、塔斯马尼亚州发生中国公民户外登山徒步时突遭极端天气且缺乏必要救生装备而不幸身亡的意外事故。中国驻墨尔本总领馆对有关中国公民不幸遇难深感惋惜,已向逝者家属表达慰问并及时提供领事协助。
驻墨尔本总领馆再次郑重提醒领区中国公民,境外旅游须以安全为重,切勿盲目跟风从事能力范围之外的高风险旅游项目,以免造成不必要安全风险。
在领区旅游期间,请您务必增强以下安全意识:
一、关于登山徒步。领区维多利亚州和塔斯马尼亚州国家自然公园登山徒步路线众多,一些线路路程偏远险峻、山区气候变化无常,请务必谨慎选择,量力而行。如确需参与相关项目,应严格按要求接受专业人员培训和陪护。穿戴保暖和防水外衣,以防失温风险。携带PLB等专业救生设备。保持手机充电及携带充足移动电源。遇恶劣天气或路线过于艰难,应果断撤退或改变计划,避免冒险前行。
二、关于其他高风险旅游项目。高空、高速、涉水、探险等旅游项目安全风险高,游客在选择岩钓、冲浪、浮潜、深潜、出海游、滑翔伞、热气球等高风险项目时,应充分评估自身体力和项目安全情况,事先学习掌握应急处置方法,切勿盲目跟风参与。并积极考虑购买必要的专项保险。
中国驻墨尔本总领馆郑重提醒领区中国游客,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救能力。如遇紧急情况,请及时与澳相关部门及总领馆联系。
澳洲报警电话(紧急):000(可选在线翻译)
澳洲警方求助热线(非紧急):131444
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热线(24小时):+86-10-12308+86-10-65612308
驻墨尔本总领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61-3-98248810
(转自“教育部平安留学”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