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提醒:再次提醒在英留学人员警惕私下换汇新骗术(驻英国大使馆)
近期,驻英国使馆接到在英中国公民反映,称其遭遇线下面交英镑换汇骗局。据其描述,换汇骗子作为“中间人”角色,分别与需换英镑和出英镑的双方私下交流,给出所谓“优惠”汇率,并为二人约好时间地点见面换汇。二人见面后,需换英镑一方认为线下面交可以信赖,故放松警惕直接向骗子转账人民币,而此时骗子已经卷款跑路,出英镑一方因未收到骗子转来的人民币,故不让需换英镑一方拿走英镑现金。
使馆再次提醒在英中国公民,近期私下换汇受骗案件频发,且骗术不断“升级”更新,我公民私下换汇无安全保障。并且,私下换汇涉嫌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非法买卖外汇,达到一定数额的,可能构成非法经营罪,或将面临罚款、拘役甚至刑事处罚。
在英中国公民须密切关注英各类诈骗活动,务必通过银行等正规合法渠道换汇,勿轻信所谓“优惠汇率”等说辞,不参与所谓“见面交易”等无安全保障行为,切实防止陷入“换汇”骗局。如不幸遭遇“换汇”诈骗,须及时向当地警方报案,并注意收集提交嫌疑人身份信息、涉案账号、转账记录等证据。如被骗款项系通过中国内地银行转账,须向国内户籍所在地报警或通过国内亲友向警方求助。
英国报警、急救电话:999(非紧急情况报警拨打101)
安全提醒:提醒在英中国公民切实加强安全防范、避免失联情况(驻英国大使馆)
中国驻英国使馆近期接到多起中国公民失踪失联相关求助。在此,驻英使领馆提醒在英中国公民及亲属,切实加强安全防范,避免出现失联情况。
一、在英中国公民
1.常与家人保持联系。抵英后及时将当地电话、地址以及身边友人、同学、同事等紧急联系人的联系方式告知家人,以备急需时使用。定期与家人保持联系,注意及时查看并回复家人通讯信息。
2.约定暗号以备避险。可与家人约定沟通联系的特定暗号,如遇危险或紧急情况,及时通过约定的特定暗号向家人通报情况或求救。
3.出行规划提前告知。如遇旅行、出差等离开日常活动区域情况,尤其是前往通讯信号较差等地区,应事先告知家人或身边亲友,并注意在恢复通讯信号后第一时间主动联系家人报平安。
4.发生矛盾积极沟通。如您出现心理不适或与家人发生矛盾,应积极沟通交流,切勿意气用事,避免失联情况。
二、在英中国公民亲属
1.全面掌握联系方式。除在英亲属本人信息外,还应掌握其在当地交往密切的紧急联系人联系方式。留学生家长还应特别掌握在英留学生学籍卡号、就读专业以及所在学校学生服务机构、指导教师、同学、室友、公寓管理员或房东等相关人员联系方式,以备不时之需。
2.定期保持沟通联络。经常与在英亲友沟通联络,关心他们的身心状况和行踪,必要时及时提供帮助。如超过约定时限仍未与在英亲友取得联系,应迅速采取有效措施,以免贻误寻人时机。
3.如遇险情冷静求助。如判断在英亲属因遇险失联,请第一时间联系英国警方报案,并通过在英亲属紧急联系人等多渠道进行寻人。如有需要,可就近联系中国驻英国使领馆寻求协助。
英国报警、急救电话:英国境内请拨打999或101(非紧急),从英国境外拨打请通过互联网查阅对应区域警局海外热线(Calling from abroad)
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热线:+86-10-12308或+86-10-65612308
中国驻英国大使馆电话:+44-2072998439
中国驻曼彻斯特总领馆电话:+44-161-2248986
中国驻爱丁堡总领馆电话:+44-131-3374449
中国驻贝尔法斯特总领馆电话:+44-7895306461
安全新闻:奥地利联邦刑警局发布安全提醒:警惕假币风险(驻奥地利使馆)
据奥地利联邦刑警局消息,天气转暖,节假日民众出行增多,须高度警惕假币假钞。伪造、持有和使用伪造货币属于刑事犯罪。警方提示可从三方面辨别欧元纸钞真伪:
1、触摸——欧元纸钞采用棉质纸制成,质地坚韧,正面触感似浮雕,有凹凸感,特别是在大面值数字、建筑元素和边缘标记区域。
2、观察——透光可见白色区域中的水印,由神话人物肖像欧罗巴、建筑物和钞票面值组成。逆光可见安全线,内有面值数字和欧元符号,右侧图像上方透明窗口内亦有一欧罗巴肖像。
3、转动——转动倾斜时,纸钞左下角祖母绿面值数字会发生颜色变化,从祖母绿变成深蓝色。100欧元和200欧元纸钞面值数字上还会发生光带的移动。右侧图案带可见清晰的欧元符号、面值和主图。警方特别提醒,购物时注意检查找零纸币,如怀疑收到假币,请及时到附近警察局报案,留存好证据并说明假币来源。
驻奥地利使馆提醒来奥中国公民加强安全防范,确保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遇有紧急情况,请视情拨打:奥地利报警电话:133奥地利急救电话:144奥地利火警电话:122中国驻奥地利使馆领保电话:+43-68120192638
安全提醒:日本北海道发生无差别伤害案件(驻札幌总领馆)
5月13日,中国驻札幌总领馆发布提示,提醒领区中国公民注意人身安全:随着春季气温回升,熊类等野生动物冬眠过后觅食活动日益频繁,4月以来领区一道三县报告数百件目击情况,部分熊进入到城市地区,造成人员受伤。此外,进山采摘春笋等野菜遇险情况亦有发生。
同时,据日本媒体报道,近期在我馆领区北海道倶知安町发生无差别伤害案件;北海道札幌市、岩手县盛冈市、秋田县秋田市发生交通肇事逃逸伤亡事件,札幌等地还发生以年轻女性为目标的性骚扰事件。
中国驻札幌总领事馆提醒领区中国同胞及中国游客加强防范,注意人身安全。
一是遵守当地法律法规,避免夜间单独出行、前往偏僻地区等。若遭遇纠纷保持冷静,妥善应对,确保自身安全,并注意保存证据。
二是遵守各类警示标志,切勿前往未开放区域、原始林区以及偏远山区等手机信号薄弱或未覆盖区域。尽量不要单独前往野外徒步踏青或采摘野菜,出行前告知家人出行地点和预计返回时间。
三是出行去野外时携带驱熊铃铛、收音机、口哨等,穿着颜色鲜艳服饰,远离野生动物,不要投喂或挑衅,防止意外伤害。突遇熊类时要冷静处理,不要大喊大叫和盲目逃窜,可面向熊缓慢向后退,避免过激行为招致熊的袭击和伤害。
如在我馆领区内遭遇安全威胁等紧急情况,请及时向日本警方报案,并联系中国驻札幌总领事馆或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热线求助。
日本紧急求助电话:110(警察)、119(消防、急救)、118(海上事故、海难)
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热线(24小时):+86-10-12308、+86-10-65612308
驻札幌总领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81-11-513-5335
安全提醒:驻日本大使馆提醒留学人员注意交通安全(驻日本大使馆)
据日本媒体报道,近日有中国公民在日驾驶摩托车时被机动车碾压身亡,肇事者逃逸,数日后方才确定嫌疑人。栃木县高速公路发生车辆逆行致3死10伤严重事故。因高速公路逆行事故屡发不绝且多伤亡严重,日本警察厅和国土交通省为此发布安全提醒。驻日本大使馆提醒在日中国公民特别是游客提高防范意识,注意交通安全。
一、遵守交通规则。日本机动车靠左行驶、车速较快,切勿闯红灯或横穿马路,注意道路交通标识,遭遇事故后及时报警处置。
二、注意铁路道口。日本铁路道口较多,部分道口设置复杂,通过时务必确保安全,切勿在道口内停留。
三、切勿无照驾驶。中日驾驶证不互认互通。如选择自驾出行,请预先申办当地合法驾照,办妥各项手续。
四、选购合法服务。根据日本法律,白色牌照的家用车辆不能用于商业运营。包车游玩等请确认车主营运资格,旅途中发现司机疲劳驾驶、车速过快等情况,及时主动提醒。
五、日本视频监控系统设置有限且调取手续复杂,一定程度影响各类案件和事故调查效率。旅游期间避免前往偏僻地区或治安混乱区域,驾车出行时配备行车记录仪并留存记录。
日本紧急求助电话:110(警察)、119(消防、急救)、118(海上事故、海难)
安全提醒:关于注意旅行安全的紧急提醒(驻洛杉矶总领馆)
日前领区发生严重旅行交通事故,涉及中国公民伤亡。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馆提醒中国公民做好各项行前准备,稳妥拟定旅行方案,警惕各类安全风险,确保人身财产安全:
一、遵守当地法律法规。详细了解美居留和出入境要求,确保护照、签证或居留许可合法有效。如跟团出行,请选择资质好、信誉高的正规旅行社,积极考虑购买旅行人身意外保险。了解当地交通法规,注意辨识路旁限速、“STOP”等交通标识,避免超速、酒驾、疲劳驾驶等危险行为。密切留意“军事禁区”“禁止拍照”等标识,避免误入、误拍军事禁区等。如遇矛盾纠纷,或执法人员问询、搜查,应理性沉着应对,正确维护自身正当权益。
二、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充分了解当地安全形势,注意天气和交通状况,关注美政府部门发布的安全预警。合理选择出行线路,谨慎前往人流密集场所或治安不靖地区,勿因打卡、猎奇、跟风等原因前往未开发、缺乏安全保障区域。避免在恶劣天气出行,如户外遭遇暴风、暴雨天气,应随时警惕空中坠物,尽快进入建筑物内躲避。妥善保管财物,注意防范砸车盗抢,勿在车内存放贵重物品、护照等重要证件要随身保管并留存备份,治疗心脏病等救急药物应备足余量随身携带。
三、牢记求助电话。如遇紧急情况,请及时拨打911报警求助。如需领事协助,请拨打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热线(24小时):+86-10-12308或+86-10-65612308,或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馆领保协助电话:+1-415-929-6998。
安全提醒:“平安美国行”领保案例通报(驻美使领馆)
平安是每个远离故土的游子最大的关切,也是万里之遥的祖国亲人最深的牵挂。中国驻美国使馆梳理工作中常见的典型领事保护案例,推出“平安美国行”领保案例通报,希望帮助广大旅美同胞以案为鉴、未雨绸缪,高高兴兴出行、平平安安回家。
案例一
中国公民王某雷雨天外出, 附近高压线因天气恶劣、年久失修断裂,王某上车时不慎触电身亡。
平安留学提醒
雷雨天气,请尤其注意安全。室内注意关好门窗,避免靠近金属设备,避免穿湿衣服和拖鞋。户外避免靠近尖耸和孤立的物体,不要在大树下躲雨,不要携带使用金属伞柄的雨伞,避免佩戴、接触金属饰品或物品,最好穿橡胶底的鞋或长靴等。
案例二
中国留学生张某在网上认识网友赵某,张某在对方嘘寒问暖之下,情感逐渐加深。赵称其能够带着张某在线上投资,收益颇丰。张某按照赵引导,下载APP投资虚拟货币。起初,张某仅投入了少量资金,很快亏损了大半。赵鼓励张,并补足了张的亏损,并在账面盈利后引导张进一步投入。在赵某多次引导下,张陆续投入了110万人民币。后赵某突然失联,张某才意识到被骗。
平安留学提醒
网络交友须谨慎,警惕杀猪盘和投资理财陷阱。不要被前期“赚取”的蝇头小利所迷惑,在陷阱中越陷越深。
案例三
中国留学生安某接到自称为美国某快递公司客服电话,称在其名下有一包裹涉嫌违法,并将其电话转至“国内公检法”机构,要求其下载Skype保持24小时连线。安某精神压力巨大,被迫陆续转账十 余万美元。后安难以承受精神压力,上 网搜索处理办法,才发现同类诈骗套路,意识到遭遇电信网络诈骗。
案例四
中国留学生肖某接到冒充使馆电话号码2024952266来电。对方称其护照被国内公安机关在某机场查获,怀疑其有违法行为,要求其配合调查。肖某的护照从未丢失,来电核实电话真伪。
平安留学提醒
警惕自称中国驻美使领馆、航空公司、快递公司、连锁超市等各类电话,不轻信、不透露个人信息,不轻易向陌生人转账避免上当受骗。驻外使领馆和国内公检法机关不会在线办案,不会要求转账。如不慎遭遇诈骗,请及时报警。
(转自“教育部平安留学”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