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提醒:提醒在美留学人员注意防范麻疹疫情(驻美国大使馆)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美国麻疹(Measles)病例数近期持续上升,截至3月6日,美国多地共报告222例麻疹确诊病例,并已造成2人死亡。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为此发布健康警报(https://www.cdc.gov/han/2025/han00522.html)称,该疾病具有高度传染性,疫情暴发地区和周边社区可能会出现更多病例,建议民众接种疫苗。
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出疹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气溶胶传播。感染者在接触病毒后一到两周内会出现高烧、咳嗽、流涕、眼睛发红、流泪、皮疹等症状,病情严重时可引发肺炎等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驻美国使馆提醒在美中国公民注意防范麻疹疫情,关注美疾控中心(CDC)及当地疾控部门发布的有关通知,加强自我防护和应急准备,减少到人员聚集地停留,发现症状请及时就医。
安全提醒:再次提醒领区中国留学生关注心理健康(驻珀斯总领馆)
近日,一名领区在读的中国留学生因学业压力较大,突发精神疾病被房东紧急送医救治。
近年来,留学生面临诸多压力和挑战,要独自面对陌生环境、学业压力、文化差异、生活不习惯、朋友交往少等现实问题,极易导致心理压力过大,严重者甚至产生抑郁、自闭等心理问题。去年,我馆领区曾发生两起留学生精神疾病案件。今年开学季,我馆及时发布领事提醒,提醒广大西澳留学生朋友关注个人心理健康。我馆再次温馨提醒留学生朋友们关注心理健康,以积极心态应对在生活、学业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平安健康快乐留学。
一、和家人亲友保持沟通,多向亲近的人倾诉,以获得支持和安慰。留学期间,及时告知家人就读学校名称、住址以及校方、房东、同学好友等联系方式,同时将国内亲属联系方式告知校方、房东、好友等,以备不时之需。可通过多种方式以约定的频率或时间与家人定期沟通,及时报平安,避免引发不必要担忧。
二、丰富课余生活,培养健康向上的兴趣爱好,积极参加文体娱乐和学生社团等组织的活动,释放学业压力。同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拓宽社交圈。建议留意情绪变化,及时寻求帮助和支持。希望同学们在关注自身学业的同时,也应关心关爱身边同学,互帮互助。
三、面对心理问题,应积极面对、尽早解决。可以多把时间花在自己喜欢的事上,保持对生活的热爱。若出现心理不适,主动及时向家人、老师、朋友、同学或者学校沟通交流,寻求帮助支持。必要时,可咨询心理医生,积极疏解,寻求专业干预和治疗。建议使用 “平安留学健心房”微信小程序,增强心理韧性,预防心理健康风险,提升整体身心健康水平。
安全新闻:提醒在新留学人员谨防租房陷阱(驻新加坡使馆)
近期,驻新加坡使馆接到中国公民求助,反映当地有租房中介蓄意侵占其租金押金。经了解,个别中介利用到新人员不熟悉当地市场、急于租房心理,在合同中设置较多显失公平、克扣押金的“陷阱”。驻新加坡使馆提醒在新中国公民,特别是赴新留学生群体,谨防各类租房“陷阱”。
一、选择有资质租房中介
新加坡法律规定,房产经纪公司须持有新加坡房地产代理理事会(CEA)颁发的执照,租房时可要求中介出示房产代理证件,并通过CEA网站查询核实,避免误入“非法”中介“陷阱”。
二、认真查看租房合同
通过正规平台查找房源,明确房屋性质、房东信息及中介佣金数额。签约前实地察看房屋情况,仔细阅读合同条款,特别是有关押金返还、维修费用、退租续租以及违约处理等条款,切勿轻信口头承诺,必要时咨询法律人士,充分理解相关条款后再签租房合同。
三、依法理性解决纠纷
新加坡法律规定,房产经纪不可持有交易款项,租金押金应直接转给房东账户,如遇中介直接收取房租、押金等应向CEA举报。遇有纠纷先行协商解决,并注意搜集证据,通过小额索赔法庭或律师起诉解决。若中介或房东有侵犯隐私、欺诈、威胁等行为,可向当地警方报警。
安全提醒:提醒在日留学人员通过正规渠道租房(驻日本使馆)
近期,多名在日中国公民遭遇租房纠纷,驻日本大使馆提醒务必通过正规渠道租房。
一、社交媒体等非正规渠道获知的房源真实性无法保证,容易陷入纠纷,建议务必通过正规渠道租房。
二、加强信息核验。签约前注意核实中介资质、房屋产权归属等。签约时认真阅读合同条款,特别注意翻译件与原件条款是否一致,签订受法律保护的正式租房合同。
三、确认付款明细(是否包括押金、礼金等),慎重使用现金付款,注意留存付款凭证。
如不幸上当受骗,请立即向日本当地警方报案,提供相应证据,通过法律渠道维权。驻日本大使馆将在职责范围内积极提供协助。
日本报警电话:110、03-3501-0110(中文)
安全提醒:提醒在美留学人员注意消防安全(驻美国大使馆)
日前,美国得克萨斯州休斯敦中国城一大楼发生火灾,造成财产损失,幸无人员伤亡。驻美国使馆提醒在美中国公民和机构高度重视消防安全,提高防范火灾能力,避免人身和财产损失。
一、加强消防安全管理
及时清理消防通道和安全出口杂物,保持逃生通道畅通。定期清理住所周边易燃物品,留出防火隔离带。定期检查线路、插座和供暖设备等,及时检修老化线路,避免插座超载。
二、做好消防应急准备
检查测试室内烟雾报警器和自动喷水系统,确保其正常工作。提前了解基本防火知识,掌握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方法。提前进行应急疏散演练,熟记逃生路线。参加大型活动或前往人群密集场所更应提高消防安全意识。
三、注意日常用火安全
烹饪时全程看管炉灶,炉灶周边不摆放易燃物。吸烟者切勿在床上吸烟。烟头、香薰等均应彻底熄灭。室外烧烤时,应严格遵守公园、林区的防火规定,及时熄灭明火,避免引发野火。
四、正确有效应对火情
如遇火情,及时正确使用消防设备灭火。如火情无法控制,尽快采用低身姿从逃生通道撤离,切勿使用电梯。在确保自身安全前提下,第一时间联系911求助。
安全提醒:留学生打工须遵守新西兰签证有关规定(驻克赖斯特彻奇总领馆)
近期,中国驻克赖斯特彻奇总领馆了解到,领区有个别持自费学生签证(Fee-paying student visa)的中国留学生,违反所持签证规定的打工要求,从事自雇形式工作(如做司导等)、无执照载客运营、学期内超时长工作等,不仅面临严重法律风险,也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在此,总领馆提醒广大中国留学生,务必遵守新西兰法律规定,工作内容、时长及从业要求均须符合新西兰法律规定,如有疑问务必提前向新西兰移民局和交通部门咨询确认,以免受到当地法律严厉处罚。
有关规定请详见新西兰移民局网站或咨询专业律师。
安全提醒:提醒驻大阪总领馆领区留学人员切勿在日“非法就劳”(驻大阪总领馆)
近期,我馆领区发生数起中国公民因从事与在留资格不符活动被逮捕案件。有持“短期滞在”在留资格(旅游签证)者在风俗场所打工;有持“技术・人文知识・国际业务”在留资格者从事资源回收活动等。
日本《出入国管理及难民认定法》规定,对于不同种类的在留资格,允许从事的工作范围及规定各有不同。需要注意的是:一、持旅游签证来日的“短期滞在”在留资格者,不允许参加任何劳动赚取报酬;二、持“留学”等在留资格者,如希从事在留资格外、有报酬的活动,必须事先在出入国在留管理局申请资格外活动许可或在留资格变更许可;三、即使在留资格允许“就劳”,也不能从事在留资格规定以外的活动。
“非法就劳”违反日本《出入国管理及难民认定法》,会被强制遣送回国或科以刑罚。驻大阪总领馆再次提醒领区中国公民依法遵守当地入出境管理规定,切勿心存侥幸从事与在留资格不符的活动。
供您参考:
日本出入国在留管理厅发布的《在留资格一览表》
https://www.moj.go.jp/isa/applications/status/qaq5.html
安全提醒:中国驻墨尔本总领事馆提醒领区留学人员远离不良嗜好(驻墨尔本总领事馆)
近期,我馆接到数起领区中国公民因长期滥用“笑气”导致神经系统受损、双腿无法行走、无法正常就业,甚至不得不紧急入院就医的求助情况。
据了解,“笑气”(化学名称:一氧化二氮,Nitrous Oxide)是一种无色有甜味的气体,最早在临床上被作为吸入性麻醉剂使用,后来又作为食品添加剂。由于吸入“笑气”能让人产生幻觉和欣快感,吸食者容易产生心理依赖,因此常常被滥用。吸食“笑气”过量短期内可能引发头晕、胸闷、恶心、肢体不受控制等一系列症状,长期则会损害神经系统,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甚至引发瘫痪。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2016年世界毒品调查报告》显示,“笑气”已成为全球第七大流行滥用药物。但因其在医疗卫生、食品、工农业生产等方面应用广泛,在一些国家市场上仍可正常售卖。在我馆领区维多利亚州、塔斯马尼亚州,政府近年大力加强对其监管,非法售卖“笑气”可能面临法律处罚,但通过“灰色地带”非法过量买卖“笑气”的情况仍难以杜绝。
在此,我馆提醒领区中国公民,尤其是新学年来澳大利亚开始崭新学习生活的留学生朋友们,“笑气”并非无害的“娱乐用品”,滥用会带来严重的健康风险,甚至影响终身,请大家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时刻保持警惕,远离不良嗜好,确保自身安全:
一、提高警惕,拒绝“试一口”:吸食“笑气”过量以至上瘾终会带来不可逆的健康损伤。别被“试一口没事”蛊惑,切勿因一时好奇或社交压力而涉足。
二、远离高危场所,修炼“防身术”:避免前往可能“涉毒”的场所,警惕生日派对、夜店等场景的“特别招待”,不接受陌生人提供的饮品或食物、药物。
三、关注身心健康,安装“减压阀”:如有焦虑、抑郁或学习、工作压力,建议通过运动、心理咨询等方式缓解,而非依赖药物甚至毒品。
四、敢于正视问题,按下“求助键”:如本人或朋友出现精神压力迹象,应尽早寻求心理咨询和专业帮助。
请大家珍惜生命,远离 “黄赌毒”等一切不良嗜好,实现美好健康的人生!
安全提醒:提醒在韩留学人员远离政治集会
近来,韩国多地持续举行示威、游行等政治集会,部分集会中出现排外言行。
中国驻韩国大使馆特此提醒在韩中国公民和来韩中国游客:了解并尊重当地法律,同当地集会保持距离;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要在集会附近停留、观望或拍摄,勿发表或转发政治言论;留意集会引起的交通管制,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确保人身和出行安全。
安全提醒: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在美中国公民进行“海外公民登记”
为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优势,进一步帮助海外中国公民更好获得领事保护与服务,外交部“中国领事”APP推出“海外公民登记”功能模块并已全面上线。中国驻美国使领馆提醒在美中国公民:
请积极下载“中国领事”APP并参与登记。根据自己在美居住地址选择驻美国使馆或对应总领馆,填写相关信息完成登记。请确保所填个人信息真实、准确、完整,所填信息将受到严格保护。中国驻美国使领馆将根据信息登记情况,有针对性地推送安全信息,为在美中国公民提供及时、有效的领事保护与协助。
特别注意:“海外公民登记”不会要求您提供银行账户等个人信息,更不会要求转账汇款,请大家切实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如遇紧急状况,请及时向当地警方报警并与中国驻美国使领馆联系寻求协助。全美报警、求助电话为911(可要求中文服务)。
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热线(24小时):
+86-10-12308或+86-10-65612308
中国驻美国使领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
驻美国大使馆:+1-202-4952216
驻纽约总领馆:+1-212-6953125
驻旧金山总领馆:+1-415-9296998
驻洛杉矶总领馆:+1-213-8078052
驻芝加哥总领馆:+1-312-3973015
(转自“教育部平安留学”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