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曾是“耶鲁人”

提到耶鲁,人们总是以一种仰视的态度来对待。许多人憧憬着也许某一天,能够有机会来到这样一座高等教育学府。很庆幸,我拥有这样一次机遇。梦想终归是会有实现的那一天,但同时,必须克服在通往成功道路上的一道道难关。对于美国,初来乍到,我是惶恐的。只是更多的,是内心抑制不住的兴奋以及对于新环境的期待。
纽黑文,算是座古城了。车子行驶在路途当中,窗外的风景是独特的。我并不了解这座城市,但却也体会得到这里是一座有故事的城市。后来得知,这里曾经是美国的军事重地,有座大楼是当时大量军火的制造地。只是现在,那座楼荒废了,曾经也是那么辉煌的。历史的痕迹充斥在这座城市的种种角落,岁月带给这座城市的变化之大,恐怕当时居住在这里的人定是始料不及的。这里的很多楼房都还是维持着当时的模样,定期的修缮,使之依旧保持着原本的风采。耶鲁作为小城的一部分,也在这历史长河之中,占有着一席之地。
因为时差的关系,来到这里的第一天,我并没有睡好。早早就起床为第一天的行程做些准备。清晨的耶鲁是格外安静的,不经意往窗外一瞥,惊喜的发现院子里的草坪上有只松鼠。这样的场景,我从未见过,还以为是意外。只是没想到,之后走到哪里,总会有几只松鼠在眼前突然出现又快速逃离。久在耶鲁的人都早已见怪不怪,只是我们对于这样的新鲜事,还真是头一次看到。时常会驻足于路边,看着小家伙们在草丛里觅食,心情倒也更舒畅了一点。
走在耶鲁的校园里,浓重的人文气息扑面而来。这些红砖墙瓦,金装内饰,每一处都对我有着深深的吸引力。日程的第一天,我们参加了student form,和我们一起的都是些即将毕业要报考耶鲁的高中生。站在讲台上的,是两位耶鲁的学生。他们从各个方面展示了耶鲁对于教育的理念,以及对于教育的投资。耶鲁的教育模式是开放的,在新生进入学校时,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课程的多样性使学生在各方面都得到了发展。随着进一步的学习,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这又使学生在专业性方面有更好的发展。并且耶鲁对于学生的教育并不仅仅局限于书本,更多的是让学生们投身于实践当中。仅仅是从学生的口中,便能得知这所学校的魅力所在。离开讲堂,我们随着几位学生向导在校园里兜兜转转,聆听这一座座红楼背后的故事。面对眼前的建筑,大多都令人震撼,也沉浸在这样的氛围里。
校园里任何设施都是为了学生而建,作为EEP项目的参与者,我们的目地并不只是游览校园。因此,很快我们就进入了和项目相关的课程活动。对于环境研究方面,我们的认知几乎为零。“可持续发展”这五个字我们听的从来就不算少,然而对于它的概念却是模棱两可的。我们听着老师的讲解,一开始听的是一头雾水,渐渐的随着细节的展开,我们逐渐找到了探索的方向。老师从三方面对于耶鲁的教育研究延伸到了环境研究,从灵魂至意识至实践,对于“可持续发展”做了很详细的解释。环境研究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各方面的资源,经济发展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来到耶鲁,就必定要体验一次耶鲁学生的上课方式。我们参与了一个关于城市建设的课程。说实话,我感觉到了国外课堂与国内大学课堂气氛的差距。老师以一种轻松幽默的方式授课,和学生有说有笑的完成整堂课。老师提问,下面的学生便回答自己认为的答案,并不拘泥于规章制度,学生可以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但都围绕着老师的话题。老师的投入和学生的参与度让整堂课顺利的结束。耶鲁注重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对于回答正确与否,可能并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在于培养学生发散性的思维。所以课堂上可能会出现各种答案,对于任何答案,老师给予的都是鼓励,学生也就更勇于表达自己。老师给予的只是小部分,更多的便是要靠学生自己去探索。能够有机会置身于这样的课堂,感受到这样的上课气。
离开教室,我们同样也被安排了课外的实践考察活动。不管是天文台,还是各类博物馆,都收获颇丰。相较于历史方面的,自然学科方面的更吸引我。当一副真的恐龙骨架展现在我面前时,不禁发出感叹。这些东西都是极其珍贵的。另外,校园里许多地方都树立着各种不同的铜像,每尊铜像都有一个故事甚至是一段历史。
在耶鲁的这短短几天行程,我们看到听到学到了许多。这次行程对于我们来说是一次历练,更是一次机会。在追寻梦想的途中,这是极为重要的一笔。虽然只有几天,我们也曾是耶鲁人,也将不会停止对于光明和真理的追求。
 
                                                     ——09朝鲜语杨旻漪